在多年的修學過程中,我深深意識到皈依、發心、正見和戒律的重要性。其中,皈依是佛法的根本,發心是修行的根本,正見是解脫的根本,戒律是僧團的根本。任何人的修行,都應建立於這些基本建設上。而皈依,更是重中之重,是每個學佛者必須高度重視的。
一、皈依三寶是學佛的開始
成為佛教徒,最基本的衡量標準便是皈依。正如入黨需要宣誓,入學需要註冊那樣,通過相應儀式獲得合法身份。皈依,是成為佛教徒必須履行的入門手續,也是遠離三惡道苦,邁向菩提之道的開端。
時常有人詢問:若不皈依,可否依法修行?當然,若按佛法教義調整身心,按相應法門修習實踐,多少總會有一些受益,但所得極為有限。若不曾生起懇切皈依之心,正說明對三寶的信心尚未具足。儘管在學,儘管在修,多是按個人喜好進行抉擇,而非全身心投歸三寶懷抱,以此為人生唯一目標。沒有堅不可摧的信心和改造生命的決心作為動力,如何從無始劫來的生命狀態中脫穎而出,煥然重生?
所以,學佛首先應皈依三寶,而且是真切、投入、全身心的皈依,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,不存在患得患失的反覆。唯有這樣的皈依,才能使我們真正站到菩提大道的起跑線上。否則的話,終究還是在場外徘徊。即使領到一張屬於自己的皈依證,也只是擁有了入場的通行證。還需自己走過去,才能使之生效。這段距離,正是靠我們對三寶的信心來跨越。
二、完成皈依是學佛的目標
皈依三寶的最終目的,不是為了等待三寶庇護,等待三寶為我們安排一切,而是為了使自己最終成為三寶。或許在家居士們會擔心:那是否意味著我們都要出家呢?並非如此。我們所要成就的,並不局限於形象上的三寶,而是三寶具備的內在品質,這才是修行的關鍵所在。
那麼,三寶具備的品質又是什麼?
佛,是覺悟,具足無限的慈悲和智慧;法,是空性及趣入空性的中道;僧,是聖賢僧的品質,即無漏慧及解脫德。所以說,並不一定要捨俗出家才能成為三寶。更重要的,是於自身圓滿成就三寶具備的品質和功德。惟其如此,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三寶。
對於出家眾來說,雖然剃髮染衣,成為繼承並弘揚佛法的僧人。在形象上,已是住持三寶之一的僧寶,與佛像和經典一起,象徵佛法在世間的流傳。但從內在考量,是否具足表裡如一的相應品質?這是我們需要不斷反躬自省的。若有名無實,流於表相,終究與解脫毫不相干。發心出家,只是踏上了尋求真理的解脫之路,抵達終點之前,尚需不斷精進修行,最終成為名符其實的三寶。
佛法的一切修行,都是幫助我們成就內在的、佛菩薩那樣的品質。念觀音聖號,是為了憶念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之心,以此作為學習榜樣,時時激發自己,圓滿同樣的慈悲品質;念彌陀洪名,是為了憶念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,以此作為修行楷模,時時策勵自己,成就同樣的弘誓偉願。
所以說,稱念佛菩薩名號,不僅是為了得其護佑,更不是祈求他們滿足一己私慾,乃至成就自身的凡夫心。這一切,與佛法修行是背道而馳的。憶念佛菩薩的根本目的,是仰慕其智慧、德行,從而見賢思齊,從善如流,不斷向佛菩薩靠攏,最終於自身成就和他們同樣的品質。如此,才是標準的佛子所行,是對皈依的圓滿完成。
三、因皈依而有種種法門的施設
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,究其實,皆未離開皈依三寶的範疇。可以說,離開三寶就沒有佛法。當年,阿底峽尊者人藏後,見人們皈依之心不切而四處傳講皈依,時稱「皈依喇嘛」。開始也有很多人不以為然:誰不懂得皈依呢?我想,在座的不少人看到本次講座通知時,或許也會生起同樣的疑惑:皈依?皈依有什麼可講?難道我們這些皈依多年的人還不懂得皈依嗎?對於這個問題,阿底峽尊者當年的回答是:我不知除皈依之外,還有什麼更高的佛法。
阿底峽尊者對「皈依」的重視及身體力行,我深有同感。多年的修學,使我深深體會到,任何法門皆離不開皈依三寶這一根本。三寶,代表著佛法全體,缺一不可。而佛法的整個修行,正是由表及裡、由淺入深的皈依過程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成佛,正是皈依的圓滿成就。
選擇三寶為皈依處,便應時常憶念之,就像憶念最牽掛的親人,使其形象時時映現於腦海,須臾不離。早期的《阿含經》,便極為重視憶念三寶的修行,不論是三隨念、六念還是十念,皆以憶念佛、法、僧為基本內容。其中,六念是在憶念三寶外加上念戒、念施、念天;十念則再增念休息、念安般、念身、念死四項。不論念的內容有多少,始終以念佛、念法、念僧為首要,為不可或缺的根本。
在漢傳佛教地區,許多信眾修習淨宗念佛法門。念佛,也有深淺的不同,是謂三根普被,利鈍全收。從持名念佛、觀想念佛、觀相念佛、實相念佛,及「自性彌陀,唯心淨土」,乃至禪宗的「即心是佛」。這些不同層次的修行內容,皆以對佛陀的憶念和皈依為核心。
此外,大乘佛教的許多修行法門,都是建立在憶念佛陀功德的基礎上。我們熟悉的《普賢行願品》,便是至高至深、至圓至頓的念佛法門,其核心思想可以兩句話作為總結,那就是「菩提心的無上觀修,佛陀品質的臨摹方法」。念佛,一方面是憶念佛陀功德,但更重要的是臨摹佛陀品質,將這種憶念落實於行動中。所以說,《普賢行願品》的修行是一種深層次的念佛,直接而切實。
念佛的效果,取決於我們對佛陀功德和品質的認識。在很多人看來,念佛似乎再簡單不過,只須會念「阿彌陀佛」名號即可。那麼我要告訴大家,若對「阿彌陀佛」的內涵缺乏認識,對其蘊藏的精深法義不甚明瞭,這句佛號很難念得有力度,更難以在生命中產生作用。須知,「阿彌陀佛」乃萬德洪名,具足無量無邊、不可思議的功德。對彌陀名號的認識達到什麼程度,這句佛號就能念到什麼深度。所以,念佛也應聞思經教,如理思維。尤其對於信心尚未完全生起者,唯有加深對佛陀功德、品質的認識,才能使所念佛號充滿力量。
念法,即憶念佛陀的教法及所施設法門。這些法門是將我們引向彼岸的指南,是照亮前進方向的燈塔。我們修學佛法,是為了斷除煩惱、契入空性、解脫生死,成就諸佛菩薩具備的無上品質。怎樣才能獲得成就?佛陀已然人滅,我們唯有「親近善知識,依法得解脫」。兩千多年來,歷代祖師都是這樣成就的。
念僧,主要以念賢聖僧為主,包括一切未成佛的聲聞聖者及諸大菩薩,憶念他們的德行,憶念他們的修行法門。
《阿含經》中,詳細記載了舍利弗、大迦葉、目犍連、富樓那、優波離等大阿羅漢的言行和證量。許多大乘經典中,也展現了諸大菩薩的宏誓偉願:《法華經·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記載了觀音菩薩尋聲救苦,千處祈求千處應的大悲精神;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敘述了地藏菩薩眾生度盡、方證菩提的感人願力;《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》演說了文殊菩薩平等饒益一切有情,令得入諸佛聖果的真切誓言;《華嚴經·普賢行願品》宣告了普賢菩薩虛空界盡、我願乃盡的廣大行願。此外,《指月錄》、《高僧傳》等典籍中,還記載了歷代高僧大德難行能行、為法忘軀的生平事跡。他們的願力、修行法門及最終成就,都是每一位佛子應當在修學過程中時刻憶念、追隨不捨的。
若將諸佛菩薩和歷代高僧比作成佛之道的路標,那麼,不斷憶念其功德品質,意義便在於幫助我們瞄準方向、強化目標,使邁出的每一步都向終點靠攏。否則的話,凡夫心隨時都在尋找乘虛而入的機會,使我們被無明所惑,低頭徘徊不前,乃至喪失方向。
由此可見,一切法門的修行都未曾離開皈依三寶。換言之,是對皈依三寶的不同詮釋。
四、皈依三寶是佛法的根本
皈依,是區分佛教徒與非佛教徒的界限;是佛法及一切戒律的根本;還是一切修行實踐的保障。
一切法門的修行,無不基於我們對三寶的信任。「佛法大海,信為能人」,這種信仰,是抵達解脫彼岸的源泉。若不具備這一點,修行必定缺乏動力,更難以持久。為什麼我們對因果並不畏懼?對無常沒有感覺?很大程度上,是因為我們對三寶的信心尚不堅定,所以在聽聞因果、無常的教法後,雖然也覺得有道理,卻未達到深信不疑的程度。
有關於此,宗喀巴大師在《菩提道次第論》中有一生動比喻:有些人雖然皈依了,對三寶卻不如對算卦者更信任。若聽算卦者言:今年做某事將災禍降臨之類,多半會謹慎從事,依言所行。但學習經教、受持戒律之後,卻時常犯戒而無慚愧之心,更不曾引起警覺。宗大師所指出的情況,至今仍屢見不鮮。我們不妨反省一下,對於所學的佛陀言教都信受奉行了嗎?對於所受的戒律都悉心守護了嗎?對於善知識的教誨都如法實踐了嗎?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那只能說明,三寶在我們心中尚未確立穩固的地位。
能否將所學佛法付諸實踐,直接取決於我們對三寶的信心及決定勝解。就像身患絕症的病人選擇醫生,必得充分信任對方,才甘心性命相托,老老實實地接受治療。同樣,佛法乃根除我們生死大病的良藥。無論是念死無常、念輪迴苦、深信業果,還是緣起性空、諸法無我,都是佛陀為眾生慈悲施設的療病良方。充分信任法的真實和療效,才會切實依教奉行。當然,僅僅信任還不夠,因為解脫取決於對法的探究和實踐。就像病人必須遵醫囑吃藥才能痊癒,若一味崇拜醫生,卻不積極配合治療,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。